附睪炎癥狀,附睪炎的治療。這天,診室來了一對年輕夫婦。男子進門后,便四處張望有無“閑人”,確定診室里無旁人后,他迅速將診室門關上,然后才坐到醫生面前。醫生問他,哪里不舒服?男子卻有些羞答答地欲說還說。
倒是妻子求治心切,快人快語。 向醫生描述病情:老公這兩天陰囊疼痛,皮膚紅腫,使得下面那地方都腫大了好多。這可怎么辦呀?
結合其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,醫生判斷此男子患的是急性附炎。
附睪炎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的男性,15~45歲的青壯年是好發人群。近年來.由于許多青壯年男子工作壓力大、過勞、夜生活多、體質下降,或者性生活不檢點,感染性傳播疾病尤其是淋球菌性附睪炎,使附睪炎發病率逐年上升。
精路(包括前列腺、精囊腺、輸精管)逆行感染為附睪炎的主要感染途徑,致病菌經輸精管逆行進入附睪導致感染,尤其是合并有前列腺炎與精囊腺炎時。
根據病情的急緩,附睪炎分為急性附睪炎與卜性附睪炎兩種。前者起病較急,正如上文中妻子所述,患者可有陰囊的急性疼痛及腫脹,疼痛沿輸精管放射至腹股溝與腰部,附睪迅速腫大,3~4小時內可成倍腫脹,疼痛加劇,常出現高熱寒戰等全身癥狀,體溫可達40攝氏度,伴惡心嘔吐。有時伴有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,少數患者可有膿尿、血尿。患側陰囊皮膚紅腫明顯,觸痛,同側腹股溝和下腹部亦可有壓痛,附睪腫大,質硬。局部如形成膿腫會有波動感,附睪膿腫破潰后會在陰囊皮膚表面形成竇道。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白細胞升高,尿培養或尿道分泌物培養有細菌生長。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和體征,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,可燃斷為急性附睪炎。
當急性附睪炎治療不當或反復發遷延,就會形成慢性附睪丸。慢性附睪炎多無明顯癥狀,臨床表現不一,可有局部不適、墜脹及陰囊疼痛,有時有急性發作癥狀,體檢患側可觸及附睪質硬腫大,或僅能觸及附睪上較硬的結節,無壓痛或輕壓痛,與睪丸界清,輸精管和精索增粗,精液及前列腺液中白細胞增加。
托起陰囊,減輕疼痛
得了附睪炎應注意臥床休息,抬高陰囊,用冰袋或冰塊局部冷敷、多飲水、少進食辛辣食物、勿憋尿。
抬高陰囊的目的是為了使陰囊內的附睪與睪丸位置提高,精索松弛,減少因睪丸及附睪腫脹造成的牽扯痛,也使得局部血液、淋巴循環得到改善,局部水腫得以減輕,癥狀緩解。
托起陰囊的方法是,平臥位,在陰囊下方墊一方枕,將陰囊置于恥骨聯合水平或再高一些;站立位,在陰囊下置棉墊用一彈力內褲向上牽引,但要避免對陰囊的擠壓。
治療上,疼痛明顯者用止痛藥或用局麻藥行精索封閉,避免劇烈體力活動,留置導尿管者宜暫時拔出,選用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1~2周后,再口服敏感抗生素2~4周:囂膿腫形成者應及時切開引流。祖國醫學將黼炎歸為“子癰”,采用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熬露毳療方案,使該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,中蓊蒲劑可用龍膽瀉肝湯、復元活血湯、知柏地黃丸等,外用魚腥草60克,水煎后趁熱淋患處,每天1~2次。患者不妨一試。多數患者經及時有效治療后,癥狀會在1~2周內消失。
在急性附睪炎癥狀消失后4~6周,附睪的大小和硬度才會逐漸恢復正常,少數患者會轉變成慢性附睪炎。慢性附睪炎單純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一定理想,可用藥物治療與物理康復治療相配合,如配合藥物離子導A及超短波局部照射。對于急性附睪炎患者,要盡量避免對局部的擠壓與按揉,這會使癥狀加重。對慢性附睪炎已形成結節者,適當的局部按摩會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,利于炎癥的吸收與消散。需要提醒的是,若附睪囊反復發作,在患者積極就醫的同時,其配偶也應到婦科做相應檢查,以排除相互感染。
附睪炎癥狀,附睪炎的治療。急性附睪炎患者嚴禁性生活,且盡量避免性沖動;慢性附睪炎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可有適當的性活動,但為避免將致病菌傳染給配偶,性生活時應戴安全套。